2023年10月12日

《美國再工業化~台積電例子》

最近,美國以萬計的傳統汽車行業工人開始了罷工。因爲電動車的發展,令傳統汽車逐步被淘汰,這些工人面臨失業丶不加工資,企業也盈利難以維持。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國工業的困境。

台積電早前去美國Arizona亞利桑那州建工廠,其董事長劉德音日前公開承認,台積電在建工廠已三年,但量產時間從2024年初延後至2025年年末。台積電是在美國當局的脅迫下,幾乎放棄了中國大陸市場,它赴美國建廠導致台積電最近幾個季度的營收和利潤暴跌。

2022年12月6日,美國總統拜登出席台積電在Arizona的工廠設備遷入儀式時宣布:“美國制造業回來了。”。那時大部分人都相信台積電這個項目將會成功。這個項目計劃在2024年初量產…..

早在2009年,美國Obama奧巴馬當局提出要把美國“再工業化”,他曾親自會見蘋果的Jobs喬布斯,並問他,”與iphone有關的工作能不能回到美國?” 。Jobs回答:”這些工作不會回到美國。”

看數據:2009年,製造業占美國GDP比重的11.7%,經過13年及三屆政府(奧巴馬寄希望於市場自發丶特朗普迷信對中進行加關稅和制裁丶拜登則繼承特朗普),到了2022年,制造業占美國GDP比重反而下降至10.97%。可見Jobs是對的.另在2023年前幾個月,美國工業用電下降了2.1%,這直接反映了工業不但未回流,甚至還在外遷。

台積電的工廠項目遇阻,其董事長劉德音日前公開表示,由於美國的熟練工人短缺,Arizona工廠無法實現明年開始量產的目標,將推遲到2025年年末,變相延期兩年。這也令人想起以前富士康在美國的工廠項目以完全失敗告終。

那麽問題究竟出在哪裏呢?

其一丶劉德音的理由是“熟練工人短缺”,這裏所說的工人,不是普通的工人,而是微電子人才。台積電的七萬員工中,80%是碩士或以上學歷,剩下的也基本是本科,並且絕大部分專業契合。想要在亞利桑那州找到上萬名符合要求的微電子人才,根本就不可能。就算整個美國每年集成電路畢業生的總數似不超過5萬人,在金融、互聯網等行業的高薪誘惑下,能有一兩萬進入該行業就不錯了。而且整個美國半導體行業,從業人員總數才不到40萬,想在制造環節,為一家公司招攬上萬甚至幾萬技術人員會很困難。

其二丶更大的問題是成本上升。一開始,Arizona工廠的投入預計為120億美元,而美國會提供每年20億美元左右的補貼~芯片法案的補貼,連續5年。但台積電最新的評估表明,項目成本將超過400億美元,原因是:

首先是進度緩慢、工期不斷延遲。

其次是材料和建造成本。亞利桑那工廠的建築、鋼鐵等材料,必須全部使用美國產品。由於嚴重的貿易保護,美國鋼材價格是國際市場的幾倍,以至於光是廠房建造,就比在台灣成本高了10倍。

其三丶美國能源和環境成本高,民主黨一直要求這個工廠使用的能源,必須大部分是清潔能源。但眾所周知,美國的清潔能源行業並不發達,無論是光伏還是風電成本都比較高,這又進一步推高了工廠的成本。

其四丶今年4月,美國公布了獲得芯片法案補貼的細則,大部分補貼給了美國企業。台積電原先預計能拿到的百億美元補貼,現在看來只能拿到10億美元左右,少了90億美元,等於要增加90億美元的成本。可見400億美元的成本已經是保守估計,最終大概率接近500億美元。筆者認為,就算工廠能最終量產,由於成本太高,為了盈利必須大幅提高售價,從而嚴重削弱產品的競爭力。

其四丶基建更是個很大的問題。半導體是耗電大戶, 如台積電一家的消耗量,就超過台灣島總發電量的十分之一。但美國的電力系統沒有能力承載大的電力消費。根據美國能源部的數據,美國70%的線路變壓器已經運行了超過25年,其中超過一半甚至在30年以上。由於系統陳舊,美國每年都會發生一到兩次全國性的大規模停電,難以支撐工業回流。為了更新電力系統,拜登撥款了105億美元。近對解決問題只是杯水車薪,能否到位也存疑。

由上述原因可以知道,台積電Arizona工廠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來說,就是美國工業-製造業及其回流之困境。

蘇智成測量師 梁叔明工程師

香港建設專業聯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