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強工程師 何少唐港大法律系學生 唐順慈醫生
特首李家超前天發表了其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報告體現了以「做實事為原則」的行動意識。當中訂立了共150個指標,包括延續去年訂立的77個指標,並新增73個新指標。並都列明具體事項和行動目標,看得出是要做實事、做成事的架式。政府和全社會須繼續擔當進取,實現施政報告「拚經濟、謀發展、惠民生、添幸福」的目標
。
筆者主要從三方面談談對此報告的看法。
其一,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方面。
香港全面落實了愛國者治港,但香港社會平靜之下實有暗湧,亂的根源尚在。施政報告首先強調特區政府堅定維護國家安全,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區憲制秩序,明確提出在2024年內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這是特區政府必須履行的憲制責任,李家超特首在施政報告中為立法定下明確時間表,回應了中央政府對香港的期望,也有力鞏固香港繁榮發展之根基。
正如昨天有同事所指出的,香港落實國安法以及愛國者治港原則之後,美英等外國反華勢力在香港的主要代理人基本上失去了活動的能量,現在立法正當其時。
其二,在融入大灣區發展方面。
報告提出了三項積極作為的措施:
1、這次施政報告提出,政府於短期內公布《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從高端專業服務和物流樞紐、創新科技地帶、口岸商貿及產業區、藍綠康樂旅遊生態圈四大區域,深度對接深圳和大灣區其他城市的規劃;政府將優化 「三鐵三路」規劃 ,加推 「兩鐵一路」新項目。
筆者認為,這些聯通措施,打破了灣區的人才、資金、信息、商品等生產要素的跨境流通障礙,提升大灣區協同發展效應。 可以促進整個大灣區經濟蓬勃發展,各地民眾會更加融合丶融洽。
2、針對本港人口老化問題,施政報告提出,探討明年把「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擴展至由內地機構營辦的指定安老院,讓長者到大灣區內地城市養老有更多選擇。另外,港府也擴大「長者醫療券」適用範圍至大灣區內合適的醫療機構;筆者看到,在上兩方面,專業聯會同事前年丶去年都提出了相關建議,特區政府現在正式推出,令人欣賞。
3、提升大灣區內聯合應急能力,香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將制訂、商討及落實全新《粵港澳大灣區應急救援行動方案》。筆者認為,這些舉措的落實,將能大力拓寬香港社會治理和民生服務的空間,造福兩地民眾。
其三,在振興香港經濟、提升競爭優勢方面。
不久前,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巡視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時表示,其實也就是習近平主席早前所說的,要堅持以體制機制創新促進科技創新,着力營造高度開放的國際化科研制度環境;協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園區運營管理,促進科技資源深度融合,廣泛吸引國際頂尖科技人才,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科技創新平台,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施政報告在推動創新科技產業方面措施主要有3點:
1、讓深圳園區與香港園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協同發展,包括利用香港匯聚國際人才優勢,帶領參與河套合作區工作;推進前沿科技研究,加快實現中試轉化等;推進「北都區」專上教育建設,致力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筆者看到,早在今年8月,中央已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為深圳園區定下發展定位。這次報告,落實了特區政府會全力支持以規劃,並與深圳市政府共同研究創新性措施。
2、進一步落實《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包括成立 「新型工業發展辦公室」,設立100億元「新型工業加速計劃」,透過 「產學研1+計劃」,支援初創企業成果轉化,促進微電子研發、加速在數碼港建設超算中心。筆者認為,這些措施對促進香港科技創新方面會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3、香港政府會用好香港的教育優勢助青年發展,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在2024/25學年擴大政府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由現時20%倍增至40%。香港發揮研發、教育的領先優勢,結合河套區「一國兩制」「一區兩園」的制度優勢,積極布局創新發展。筆者認為,這些措施有利於吸引國內外一流的科研人才、技術、資金等創科資源匯聚香港,可提升香港的核心競爭力,對大灣區高質量發展也可作出新貢獻,不負中央期許和支持。
筆者認為,從以上三方面,我們已可看出這份施政報告既在守正又有創新,可以為香港由治及興打下良好的基礎,並能增強香港的發展動能,令社會各界團結一致,共建更加美好的香港。
張偉強工程師 何少唐港大法律系學生 唐順慈醫生
香港建設專業聯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