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4日

王錦添工程師 S. L. Li 工程師

建築工程公司董事

中國在過去三十年通過學習及改革創新,加上10多年前看準了綠色能源之前景,提早進行技術研發及創新,打破美歐之聯手封鎖,終於用新三樣~電動汽車、太陽能板、鋰電池~占有相當部份國家,包括歐洲的市場。   

特朗普Trump之前因看不到中國大陸產品的競爭力強之原因,他在2018年對華貿易戰僅基於美國對中國大陸之巨額貿易逆差,他一廂情願地想讓制造業離開中國而回流美國。其實,美國總統奧巴馬早在2010年就說,他執政的首要任務是“讓美國成為新增就業和制造業的磁場”,並表示“要確保下一場制造業革命發生在美國”,但直到其任期結束到 Trump及 Biden,都沒有效果。

BCG波士頓咨詢公司在2023年9月發表的報告《過去五年里,超過90%的北美公司已轉移生產和采購》,指從2018年到2022年,美國從中國的商品進口下降了10%,但從墨西哥的進口增加了18%,從印度的進口增加了44%,從東盟10國的進口增加了65%。但彭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引據的研究卻講了另一個真相,不僅制造業沒能回流美國,就算上述地區之產品,只是中國大陸產能之轉移,主要零部件、技術還是來自於中國大陸。

製造業回流美國很艱難,原因何在?首先是美國的選票政治導致選民跟政客變得短視,他們用選票及利益互換,致使製造企業的營運成本不可持續發展地增高。因此企業才外遷~美國全職工作職位減少了,工人的收入其實更少了。現在美國的那種高成本沒有減低,製造企業也就不可能回遷到美國本土。

其二是,美國合格的技工短缺很大,且非短期內可解決。因技工須要受過數學教育,以數控機床為例,就須要技工具備線性代數、幾何、函數等知識。但美國多年來將數學定義為種族歧視的工具,不少中學已經將數學變成了選修課,甚至取消了數學教育。

而中國大陸的綜合成本很低,各種合格技工數量非常龐大。自從中國10多年前進入高科技領域,並在耶倫Yellen重點抱怨的“新三樣”上占有絕對優勢。中國的優勢一是有完備的產業鏈,二是高技術勞動力資源充裕,三是原料鋰的廉價自供,因此美國歐洲無法與之競爭。

另外,英國經濟學家Michael Roberts於4月10日發表《中國不公平的“產能過剩”》一文,指出:“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生產世界海關組織WCO分類的所有類別商品的國家。這使中國在終端價格方面擁有關鍵優勢:當你想在中國制造某種產品時,你可以在國內找到該產品的整個供應鏈……中國公司的競爭力是壓倒性的……Yellen和西方領導人擔心,如果情況繼續發展下去,中國將直接吃掉所有人的午餐。”“所謂中國工業產能過剩的威脅是一個流行語,實際上是指中國的競爭力太強,Yellen要求中國解決這個問題,就好比一個短跑運動員要求Usain Bolt別跑那麽快,因為他跟不上。”

在歐洲,對中國大陸去風險之呼聲高漲,歐盟正對中國電動車、太陽能板等領域展開反補貼調查。朔爾茨訪華期間也提出關注中國工業補貼和產能過剩的問題。其實這與耶倫的“中國問題”,都是美國及歐洲自身的問題,涵蓋了其教育系統與制造業系統之不濟。廠商競爭求勝的秘訣就是速度與效率。中國在這兩方面有特別優勢。

筆者認為,歐洲及美國保護主義的溫室培育不出真正有競爭力的企業,就像以前美國歐洲聯合起來一起封鎖中國的光伏產業一樣,徒勞無功。美歐及中國都應維護開放公平的市場環境,拓展互利共贏的合作空間,推動經貿之合作可持續穩定發展。

王錦添工程師 S. L. Li 工程師

建築工程公司董事

香港建設專業聯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