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貿易狀況》
李湘瑜 基金經理 韓淑儀會計師 會計師樓合夥人
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連續第八年保持了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地位。這顯示出世界各國對中國制造的依賴與需求。即使是被美國定義為“競爭關系”的中美兩國,2024年其貿易也增長了4.9%,這讓人看到中美關系的複雜性,也看到了在高關稅下,美國對中國產品的需求依然強勁。特朗普 Trump 關稅之威脅對中國來說,效力真的不大呢!
《紐約時報》日前有文章,暗示“中國工廠在全球制造業中占據主導地位”很危險,而理由卻是如果對中國產品征收關稅的話,中國“以牙還牙將讓世界更接近貿易戰,進一步破壞全球經濟的穩定”。
筆者認為,這實際上是強盜邏輯,就好像1776年美國人權宣言說人生而平等,但當時美國是黑人奴隸制度國家一樣,誰是人,由他們定。這種無理霸道顯示出華盛頓散布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論違反經濟常識,其目的就是為美國破壞性地發起關稅戰推卸責任,讓中國當替罪羊。
根據中國大陸海關總署1月13日發布的數據,2024年中國大陸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3.8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規模創下歷史新高。
筆者認為,中國大陸外貿在2024年的表現在總量、增量和質量上實現了全面提升。此外,更多高科技屬性的新產品加速出口,電動汽車、3D打印機、工業機器人出口分別實現了13.1%、32.8%、45.2%的大幅度增長;中國的綠色貿易也繼續引領全球能源轉型進程,風力發電機組出口增長71.9%、光伏產品連續4年出口超過2000億元、鋰電池出口39.1億個,都有力地支撐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信心。
從區域看,中國大陸外貿過去以東部沿海省份為主,今年在東部、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進出口都實現了增長;大陸外貿對一帶一路國家、東盟等新興市場的貿易大幅增長,對歐美傳統市場也保持了增勢。這些反映了中國大陸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能力。
大陸去年外貿中,第四季度外貿勢頭強勁,尤其是12月,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4萬億元,增速提升至6.8%,很多西方媒體用了“意外”“超預期”等詞來描述它。這些外貿數字顯示出國際社會對與中國打交道、做生意的真實態度。當然,也有評論說,中國外貿在年尾大幅提升,是因為害怕特朗普上台之後有經濟貿易戰爭,所以想盡快拿到貨物,這也有一定的道理。
筆者看到,2024年,中國外貿人在傳統渠道、跨境電商等方面不斷開拓,進出口記錄的經營主體達到了創紀錄的近70萬家。義烏升級版小商品通達全球、深圳的“新三樣”備受全球市場青睞、東北地區對歐洲出口的滑雪裝備均成倍增長、新疆冰鮮三文魚直供境外……當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參與到全球貿易中來,彰顯出的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廣度與深度都提高了。
另外,據世貿組織的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出口對世界出口的貢獻率超過了30%,由此可見中國依然是拉動世界出口增長的第一大力量。
筆者認為,2024年9月中國中央政治局會議推出政策,中國外貿出現明顯提速。中國仍有許多政策工具可用。中國作為全球經濟增長主要引擎,同世界各國在全球市場中會進一步加強互利合作,令各方合作共贏。美國總統特朗普Trump 的霸道單邊做法損人損己,令美國失去各國的信任、軟硬實力均會下降罷了!
李湘瑜 基金經理 韓淑儀會計師 會計師樓合夥人
香港建設專業聯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