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秋銘基金經理   賀錦如 上市公司財務總監

 

星期一(12月9日),習近平主席主持了中央政治局會議,開會分析研究2025年經濟工作。會議特別提出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這應是中國大陸自2011年以來首次調整貨幣政策,延續了14年的“穩健”貨幣政策,將調回2008年至2010年的“適度寬松”,這是中國三類貨幣政策中最寬松的取向。 

筆者看到,本專業聯會理事由今年年初已大力呼籲寬松貨幣政策,指出美國政府公開宣稱可以從直升機上不斷向下灑錢,從而暢通美國資金的流動性以減少金融丶房地產風險或危機。 因此,筆者認為,本次中央政治局的決定是中國官方基於目前經濟形勢做出的務實調整。筆者認為,雖然中國轉向寬松的貨幣政策是“比較務實的轉變”,雖然調整空間有多大尚不清楚,但論調是積極的,對經濟的促進作用不可小看。

對於今年經濟目標,政治局會議表述從9月時的“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調整為“將順利完成”目標,顯示官方對實現全年增長5%左右的目標信心增加。在財政貨幣政策方面,會議在當前“積極的財政政策”基礎上,提出將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

會議也首次提出“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打好政策“組合拳”,表明後續將推出更加有力的中長期政策,舉措也將更加多元化。

另外,在針對房地產下跌和資本市場持續震蕩,會議提出“穩住樓市股市”;對於內需不足、外資流出的問題,會議要求“大力提振消費”、“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穩外貿、穩外資”。會議對經濟發展的表述,從去年的“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縮減為今年的“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不再對質和量作過多要求。

筆者認為,國際間之投資者也會比較認同中國大陸此次對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基調調整。財政政策調整為“更加積極”,說明官方的10萬億元化債計劃實施時點可能會提前,頻率會加快,總額也可能更高。這能夠吸引海外資金。

筆者認為,貨幣政策之調整部分也是因應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Trump可能發動貿易戰2.0的壓力,但主要還是為了應對內部不均衡,尤其是通貨緊縮問題。

筆者看到,中國將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力實施宏觀政策,千方百計擴大內需、提振消費,下了更大功夫解決問題,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筆者認為,這些都是中國最高層的聲音。而且力度在加大,步伐在加快,不再像以前那樣以擠牙膏的方式去做,這對中國的經濟回升有很大的幫助,筆者看好中國的經濟前景。

廖秋銘基金經理   賀錦如 上市公司財務總監 何允中香港中大計量金融學學生

香港建設專業聯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