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9日

彭安國測量師 張振鴻工程師建築工程公司董事

世界更熱了、極端天氣更頻繁了是我們的日常感受。巴黎奧運會剛完,一些西方媒體就報道稱,“到2050年,世界大部分地區將因太熱而無法舉辦奧運會”。

中國為應對氣候變化,於2020年公開宣布,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4年過去了,相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達到16.53億千瓦,占總裝機的53.8%;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首次超過煤電。

美歐等地國家因自身經濟問題,在綠色轉型進程方面有退縮、氣候議題趨向政治化。而擁有14億多人口的主要經濟體在提出“雙碳”目標之後,又主動提出“全面綠色轉型”。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了《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這是中國從國家層面首次對全面綠色轉型進行系統部署。筆者認為,這反映了中國最高層行動了起來,希望對人類的福祉做出貢獻。

國際能源署之前發布的《2023年可再生能源》報告指出,中國去年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相當於2022年全球的裝機容量。中國正在按照自己的時間表,逐步兌現對自己、對世界的諾言。外媒也關注到中國首次問鼎風力發電機專利競爭力排行榜榜首。筆者認為,由此可見,外國很多專家及一些媒體也在肯定中國於綠色能源發展方面的努力。

此次中央出台的《意見》,科學設定了綠色轉型的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發展路徑部署得更具體和全面。比如,以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為地理依托打造“綠色發展高地”;將綠色產業與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工業互聯網等結合,加快“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系統部署“綠色消費”。這些政策必可推動中國在全球綠色產業鏈中發揮更大作用。

在中國目前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此乃值得驕傲!而中國“新三樣”走出國門,憑借物美價廉和高質量服務換來消費者的接受。但歐美一些國家頻繁以產能過剩為由打壓中國綠色產業的發展空間。然而,正是中國為全球提供了可負擔的綠色轉型方案,因爲歐美國家新能源產品成本高昂,發展中國家買不起。因此中國產品適合發展中國家的綠色轉型需求,為全球南方國家深度合作提供更大機遇。

有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年凈增額的複合年增長率為10%,但非洲僅為5%。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對非洲出口同比增長291%。這幾年,中國價廉物美的清潔能源產品給了非洲在綠色轉型,也幫其偏遠村莊中的孩子們實現在電燈下讀書的需求。中國綠色產業與“全球南方”國家的彼此成就,有合作共贏的基礎,並改善其民生。

筆者認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中國政府治國理政新理念之新實踐,其中也包括參與引領全球綠色轉型進程。中國作為全球綠色轉型的引擎和動力源,對綠色轉型有系統之行動,對全球南方及其他歐美國家有重要意義,希望他們能夠開闊一下心胸,以人類的共同福祉為念,走上合作共贏之路。

彭安國測量師 張振鴻工程師建築工程公司董事

香港建設專業聯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