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mp面對的是反制與政治制度困境》
李碩華建築師 建築工程公司董事 梁百強律師 律師行合夥人
美國Trump特朗普政府兩次對中國加關稅,他沒有等到他想要的對話邀請,而是兩份對等反制清單。筆者認為,中國大陸對貿易問題的立場是:特朗普如果一意孤行,中方會采取措施反制。
筆者認為,中國最新一輪的反制關稅措施指向精確,列入清單上的,是美國對華出口的主力農產品,而農民是特朗普的關鍵支持者,農場主群體普遍在選舉中支持特朗普和共和黨,但這不是無條件的,他們希望特朗普在第二個任期,能幫他們的作物擴大在中國的銷路。只是當特朗普決定要和中國打貿易戰之後,這份期待自然就落了空。特朗普推出的關稅政策,嚴重傷害到了他們的切身利益。
另外,中國是美國農產品無可替代的最大出口市場,中國需求龐大,美國單論農業這一項的進出口,常年保持順差,,美國曾派出農業代表團,與中方洽談相關合作,甚至前美國駐華大使一度把農業比作中美關系的「壓艙石」。
筆者留意到,那些被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和出口管制清單的美國實體,基本是軍工企業,不少還和涉台軍售有關。筆者認為,這些企業大部分是特朗普的金主,捐了很多錢給特朗普。讓他們受到了制裁,特朗普不能保護他們的利益。他們將來賺錢給特朗普的機會就會少,這對特朗普造成很大的壓力。
筆者看到,中國大陸這一輪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反制,手段和姿態都非常快而且強硬。這說明了中國大陸已經有了一套反制美國的既定措施。以關稅制造談判籌碼,並不是特朗普的專利,中國也有這個能力。
筆者認為,對中國加征關稅,不會解決美國面臨的問題及困境,因為是美國的政治制度造成美國的綜合成本太高,制造業已不可能回到美國。其成本太高的原因是由美國的金權普選政治制度造成的~政客與選民相互不負責任,不斷以福利選票互換累積造成成本過高的,企業被迫外遷。這反而令工作職位減少,選民收入反而不增加,消費呆滯,令美國經濟呆滯。因此,美國企業外遷是美國的政治制度造成的,加關稅改變不了這個現實~回不來。除非美國改政治制度,或政府長期補貼企業~這也不大可能。
筆者看到,中國不怕和美國打貿易戰,這一點早在特朗普上個任期就得到了證明。美國如果執意打壓中國,中國也會奉陪到底。中國產品價格優勢大、替代性小,即便特朗普要在原有約20%關稅上加征10%,中國制造面對30%關稅仍具競爭力。而面對朗普這個措施失了敗的老對手,中國及其民眾在心理上和政策工具准備方面比在 Trump第一任期時更從容,底氣更足。Trump達不到他的目的了。
李碩華建築師 建築工程公司董事 梁百強律師 律師行合夥人
香港建設專業聯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