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对谷歌展開反壟斷調查?》

張偉強工程師 建築工程公司董事 李君香港科大工程師系學生

 

美國Trump亂動作多多,他自2月4日及3月4日對所有中國產品加征10%+10%關稅。中國没讓他等一分鐘,同日相同時間啟動多項應對措施。之前的其中之一是對谷歌展開反壟斷調查,將對應美國Trump的方式延伸至科技領域。我們具體說說這個。

筆者認為,這樣的應對方式挺好,既能打到美國的痛處,又能維護自己的權益。因為美國搜索引擎巨頭谷歌雖自2010年因不想符合中國大陸法律制度而撤出了中國市場,但谷歌在中國大陸的業務依然具有廣泛影響力,包括廣告、開發者服務、以及對中國人工智能的投資等。更重要的是,谷歌對中國大陸智能手機使用安卓系統有所限制,例如強制預裝谷歌應用,或限制制造商選擇其他操作系統的自由。盡管安卓的源代碼是免費的,但通過搭載其他服務或應用,依然能夠實現盈利。安卓佔據較高市場份額,可能具有一定的壟斷優勢。因此,中國政府希望確保中國企業能夠在更公平的市場環境中展開競爭。

筆者看到,中國華為在2024年底推出了完全獨立於安卓的原生鴻蒙Harmony OS NEXT操作系統。此乃全球第三大移動操作系統,標志著中國在智能手機生態系統中的自主獨立。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數據,鴻蒙系統的市場份額從2023年的13%上升至2024年的17%。但這些增長主要來自蘋果iOS的用戶轉移,而安卓的市場份額仍穩定保持在68%。

筆者認為,安卓系統受美國影響而不安全,鴻蒙應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因此需要從安卓用戶群體中尋求突破。隨著中國逐步掌握了相關技術和服務的替代方案,故其實也減少了對安卓系統依賴。

據彭博社報道,除了谷歌,中國還在考慮對美國科技巨頭蘋果公司和晶片制造商英特爾,展開類似的反壟斷調查。去年12月,在美國公布最新半導體管制措施的一周後,中國也對美國晶片巨頭英偉達涉嫌違反《反壟斷法》展開了立案調查。

筆者認為,美國的制裁功效不斷下降,比如,中國大陸在自研晶片和操作系統等領域仍取得突破。中國企業已可以在全球市場上與美國巨頭的競爭。這一輪的反制措施,不僅是為了應對美國的壓力,更是推動本土科技發展的戰略舉措。而中國大陸人工智能項目DeepSeek深度求索的推出,在算法創新和計算需求優化方面展現出強勁實力。其開源策略為各類企業提供了低門檻的接入通道,迅速引發了全球的廣泛響應和應用,能更好地支持訓練和運行DeepSeek。此舉也減少了對傳統英偉達晶片的依賴,實現軟硬件自主可控。

更重要的是,DeepSeek僅僅花了幾百萬美元就開發出來了,開發者都是中國本地人才。打破了中國人缺乏創新的迷思。而美國動輒要用幾千億美元的資金才能進行開發。中國DeepSeek的功能比美國AI類似產品的功能還要強。這打破了美國AI的神話,讓全球各地的民眾以及美國的人看到了中國的實力。這些都令到了美國的軟實力大幅度下降。因此,美國Trump特朗普如果繼續對中國進行打壓,他的能力其實越來越弱。其實,他現在也沒有了以前的氣勢。希望他能了解現實,能跟中國合作,實現共贏。

張偉強工程師 建築工程公司董事 李君香港科大工程師系學生

香港建設專業聯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