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中美關系》
梁百強律師 律師樓合伙人 盧授建築師 建築工程公司董事
對中國的看法,美國總統Trump特朗普本人很少說中國威脅,或者他很少用戰略或意識形態的話語談論中國對美國威脅。他的做法通常被描述為更多的交易性的。但前兩天,美國官網刪除了不支持台獨的句子,這與他的反覆無常、不基於國際規則做事有關。
而美國的其他政客,如國務卿Marco Rubio魯比奧在確認其任命之聽證會上稱,中國是「我國迄今面對的最強大、最危險且幾乎勢均力敵的對手」。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Michael Waltz稱,「我們正與中國冷戰」,因為中國的目標是「用中國夢和中國的領導取代美國夢和美國在全球的領導」。
筆者認為,這些反中政客想多了。特朗普Trump還應重新審視Rubio等對北京戰略意圖的看法。因為中國沒有試圖取代美國以成為全球霸主的觀點。中國自古以來崇尚王道,反對霸道。中國不認同美國的「贏家通吃」的霸權做法,而是倡導合作共贏。這是更可行、更務實而符合各國利益的王道政策。
筆者認為,中國的目標不是取代美國的角色以單方面制定國際行為規則,而是中美兩國的利益相互有競爭,但並非不可調和。中國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各國和平協商人類面臨的問題,而並非是一國獨霸。
筆者看到,美國反華政客真正面對的是:中國的成功證明了自己的政治體制在社會上是穩定的,在經濟上是富有成效的,在民眾生活水平上是不斷提高的,在軍事上是有能力的!這讓世界各國多了一種選擇,不再單獨依靠美國,這使美國更難追求其霸權目標和利益。於是,他們將中國視為美國制度的生存威脅。這些使華盛頓可以轉移對自身弱點的關注,而這些弱點削弱了美國的競爭力。它還轉移了與北京進行建設性接觸所需的艱難政策選擇。
美國真正的弱點是,筆者認為,他們的金權普選政治制度讓選民、政客互相不負責任,福利成本攀升,令到美國國內企業的營運成本不合理地高導致企業或工作崗位外遷,民眾收入反而不增加,消費難增加,經濟呆滯。這是美國政治制度造成的,跟中國沒有關系。因此,美國失去了80%以上的工業制造能力。一旦其金融方面再出現問題,美國就徹底衰落,這是美國政客惶惶不可終日的主要原因。
美國反華政客說中國謀求全球霸權,這被用作對抗中國和排他性競爭的理由,而這其實讓美國付出龐大的代價。其實,中國不斷地融入了二次大戰後的國際體制,並取得了巨大發展及利益,並獲取和施加了影響。反而是美國不斷的在破壞現實的國際體系。比如說退出巴黎氣候協定、退出世界衛生組織等等,不斷地、隨意地違反和破壞國際規則。
筆者認為,北京和華盛頓需要克服戰略不信任~美國懷疑中國的目標是推翻現有的世界秩序,而北京則懷疑華盛頓的目標是推翻中國的政治制度,雙方應在關鍵的全球和雙邊問題上達成「戰略共識」。其實,中國是提倡合作共贏的,並沒有主動的對美國發動貿易戰、科技戰。所有的回應都是被迫應對美國的攻擊而已。當然,如果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挑釁中國,美國自己將承擔他們不願意承擔的後果,中國將勝利,並成功統一台灣。只要美國放棄零和競爭思維,中美關系才會有較好的未來。否則,美國吃力不討好而已。
梁百強律師 律師樓合伙人 盧授建築師 建築工程公司董事
香港建設專業聯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