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中日韓:支持多邊貿易及金融穩定》

韓淑儀會計師 會計師樓合夥人 廖秋銘基金經理

昨天及前天,中國及美國在瑞士的對談似乎有進展,這與美國破壞國際規則的關稅政策被世界各國反對有關。我們不妨看看東盟及中日韓的聯合行動。

第28屆東盟與中日韓10+3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於5月4日在意大利米蘭舉行,東盟十國和中日韓發表聯合聲明中,重申「堅定維護多邊主義… ,未來的不確定性正在增加」,「不斷升級的貿易保護主義給全球貿易帶來壓力,導致經濟分裂,影響整個地區的貿易、投資和資本流動」。維持以WTO為中心的多邊貿易體系。聲明表示,與會官員們重申「堅定維護多邊主義,支持以WTO為核心、基於規則、非歧視、自由、公平、開放、包容、平等和透明的多邊貿易體系」。

筆者見到在4月初,美國政府宣布對所有貿易伙伴征收新關稅。其中東南亞國家柬埔寨、老撾和越南分別面臨49%、48%、46%的關稅,屬於美國所有貿易伙伴中的最高水平。

筆者認為,盡管上聲明未直接點名美國,但大家都知道這是對美國政府近期升級關稅政策的間接回應。如果「對等關稅」實際啟動,將給依賴出口的東南亞經濟體帶來沉重打擊。

筆者認為,此次「10+3」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聯合聲明,有可能給亞洲地區經濟造成較大打擊的美政府之關稅政策進行制約,因為它明確地展現了十三國(經濟體量大丶貿易額巨大)團結一致地維護丶推進自由貿易的決心。

另外,上述聯合聲明還提到合作路徑,表示「當前的政策重點是增強長期韌性,同時保持靈活性,以應對保護主義抬頭和動蕩的全球金融形勢等挑戰….,我們將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對話,促進區域財金合作,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共同維護區域經濟金融穩定。我們全力支持《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有力實施。」

很重要的一點是:此次會議進一步完善了清邁倡議多邊化機制,清邁倡議多邊化機制源於2000年東盟成員國與中日韓共同建立、以危機救助和金融穩定為目標的區域流動性安排,迄今經歷多輪發展和完善。此次會議引入了快速融資機制,將符合條件的可自由使用貨幣納入清邁倡議多邊化框架下的可選貨幣。此外,該機制未來不僅適用於金融危機,還將覆蓋傳染病大流行和自然災害等緊急情況。

筆者認為,美國特朗普政府反覆無常,經常出爾反爾地發送消息,令到股票市場丶黃金市場等等的價格大幅波動。美國的金融大鱷很有機會出動,對其他國家金融市場進行金融攻擊。上面的聲明說明了中國與東南亞、日本、韓國等等共同防御金融危機,這對美國大鱷是一種警告。本次會議提高了清邁倡議多邊化機制的有效性,本次會議的與會者同意繼續討論類似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儲備模式,考慮在危機爆發前捐款。此項倡議將東盟成員國與日本、中國、韓國聚集在一起。另外,筆者見到我們專業聯會的理事不久前提出了建議~中國可友善地提醒東南亞國家防範金融危機,與這次會議這方面的討論合作不謀而合。

另據日本廣播協會(NHK)報道,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在會後對記者表示,日本將強烈敦促美國審查其關稅安排。他還補充說,東盟和中日韓國家官員應與該地區及其他地區的同行交換意見並展開合作。

筆者認為,這說明了以前對美國言聽計從的日本也開始發現美國的政策太不公平丶太不公正了。各國見到特朗普政府根本不理會國際規則,任意破壞之,此乃日韓都不滿之原因。美國所謂的「對等關稅」政策對全球各國造成傷害,中日韓與東盟國家才可協商合作,對當前應對美國關稅威脅起到積極作用,是對美國單邊主義貿易政策的反擊。中國得道多助,美國失道寡助的情況逐不再發生。

韓淑儀會計師 會計師樓合夥人 廖秋銘基金經理  陳致良 香港中大商學院學生

香港建設專業聯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