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利益雜誌網中被刪除的文章》
吳運祥醫生 何澤安建築師 建築工程公司董事
美國《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雜志一直關註中國軍事之發展,12月26日,中國新一代戰鬥機出現了。在保持了兩天沈默後,於12月28日,該媒體發布了中國第六代戰機的消息,文章作者是Branthwaite,文章題目是《China’s New Planes Send The U.S. Military Into Panic~中國新戰機讓美軍陷入恐慌》。而這篇文章發布後不到一天時間就被刪除了,是能從瀏覽器的歷史記錄中找到鏈接。
這篇文章的內容如下,其開頭指,“中國驚艷了世界,他們兩種不同型號的第六代戰機實現了首飛”。原文作者稱讚中國的兩款五代機為“類似科幻小說才有的戰機”,而它們的出現讓“讓許多西方軍事觀察家陷入了混亂,他們立即否認它們是真正的飛機,同時稱其為‘斯普特尼克時刻(即蘇聯,也是全世界第一顆衛星Sputnik號,Sputnik Moment在美歐代表在技術領域前所未見的震撼時刻)’。”
此文章指,現在美國空軍正意識到他們自己的第六代戰機夢想,在美國殘酷的經濟現實壓力下,正在走向消亡——因為他們發現面對中國六代機,以五角大樓的資金窘況,根本無法批量生產和采購。
作者Branthwaite在正文使用了“五角大樓的恐慌”為第一個小標題。他指稱,“許多公開呼籲制造美國空軍所謂的下一代空中優勢NGAD 戰鬥機’的人,正是經常貶低中國令人印象深刻的國防技術能力的人。”不過他也承認,某種程度上,那些人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因為NGAD從接近被拋棄,現在大家又開始重新談論NGAD的必要性了。
文章續指,“一架需要數年時間生產,每架成本至少高達3億美元,並且只能略微增強美國空中實力的戰機”真的有必要嗎?
此文作者Branthwaite在以往的文章中反覆強調中國憑借其全球最強的工業制造能力擁有強大的軍事生產能力,因此他表示,即使NGAD出來,也無法在采購數量和生產速度上與中國六代機比肩。
文章又簡介了兩款中國六代機的情況。不過他還是安慰美國讀者,畢竟這兩架只是原型機首飛,還不是最終批量生產的型號,短時間內美國還不需要面對已經服役的中國六代機。
筆者認知,美國洛馬公司的有關NGAD設計機~美國之前測試的可能僅僅是比例縮小的“技術驗證機”,甚至只是空氣動力學模型。否則,美國空軍不會在今年7月推翻了所有NGAD的原方案,還開始要求洛克希德·馬丁和波音重新研究NGAD。美國現在沒有值得拿出來的應對機型。
文章作者認為,美國現在做什麽都晚了。“事實上,我花了十年時間公開警告,中國在關鍵技術上可能會超過美國及其盟友。接著作者再次指出:如果中國決定大規模生產這些六代機,那麽與美國不同的是,由於中國主導著全球制造業和供應鏈,其擁有資源、人力、資金和過剩的產能,可以像生產香腸一樣批量制造六代機。作者認為這似乎這是一場美國人贏不了的空中競爭。
這篇文章接下來指,中國在學習美國拖垮前蘇聯的經驗,把美國拖入美國現在已經無法承受的“軍備競賽”。文章表示,既然中國已經能開發出第六代戰機,那麽為什麽他們的殲-35戰機才剛剛亮相?為什麽中國還願意繼續研發他們的五代機?殲-35在這個章節中,文章使用地小標題是:一個巨大的心理戰(A Giant Psyop)。在作者看來,六代機的出現是中國對美國發動的心理攻勢。“中國毫無不猶豫地讓五角大樓的愚人們相信,中國已經在研究第六代戰機了。中國方面知道美國正陷入巨大的財政赤字危機當中,中國和俄羅斯等國都“夢想著讓美國經濟崩潰,美國沈重的、自作自受的債務負擔正是中俄這些大國最可靠有用的攻擊點”。“對於中國而言,有什麽比說服我們跟隨他們,去耗費巨資研發夢幻的第六代戰機更好的辦法來加速美國經濟和金融的崩潰呢?”。
此文作者還強調“中國可能還沒有真正擴大第六代戰機的研發投入,相反,中國希望美國反應過度,好讓美國自己破產般的去花錢對抗中國六代機。”而最後一句,文章堅信的表示:美國不會上當受騙。筆者給這篇文章做個總結,認為中國六代機項目是為了引誘美國也去梭哈搞六代機,然後憑借中國的工業能力拖垮美國經濟。因此他的建議是美國別跟了。
此文指美國無論怎樣做都輸。你跟中國比,那麽美國財政被拖垮;你不跟,那麽美軍會被打敗。所以這種論調令一些人不快,文章論調過於悲觀了,這也許是此文很快被刪除原因。
筆者認為,美國政客不明白合作共赢的大好處,只想獨自做霸主。因此,總想打倒其他國家,如中國,只是,這違反天道,而美國已失去 90%以上的工業能力了,現在已是必定失敗啊!
P. S. 各位親愛的讀者,由1月20日至2月7號是本聯會理事的農曆新年假期。由2月10 號起繼續發文,敬請留意! 本會在此預祝各位新年大吉大利、萬事勝意!
吳運祥醫生 何澤安建築師 建築工程公司董事
香港建設專業聯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