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啟賢工程師 梁叔明工程師 建築工程公司董事

 

美國拜登當局之前估計中國大陸軍事力量在不斷增強,一旦有事,美國保不了台灣之台獨政權,於是強迫台積電搬去美國,免得它落入大陸手中。拜登當局及其傀儡蔡英文於是對台積電脅迫利誘。雖然台積電知道在美國沒有好結果,但還是不敢不從。  

 

於2020年5月開始,台積電去美國利桑那亞州開廠,到現在已經4年3個月了,工廠依然是投產無期。而台積電已經先後投資了650億美元。其2023年的利潤有269億美元,即用了2年半的利潤投資美國工廠,至今卻無着落。

 

去年,2023年,台積電創始人張仲謀已公開說赴美國設廠後,成本遠超其預期。另外,美國本土缺少維修設備的專業人員,雖然積電早前已有近2000名重要員工和他們的家屬已到美國工廠,但仍不够。

 

台積電在美國難成事的原因有四:

 

其一,人力成本太高,缺少工程師

 

在台灣,工程師平均年薪約為200萬新台幣,折約6.7萬美元。而在美國,台積電招聘美國新手工程師的年薪調整為11.8萬美元,成本大增。但招聘工作依然困難重重,因為2021年美國軟件工程師的平均年薪是15.6萬美元。

 

另外,在台灣,工程師是24小時輪班工作的。在美國不能這樣。這也導致人力成本至少上漲了3倍。

 

再加上美國本土不是芯片產業集中的地區,因此美國的工程師又貴又不好找。台積電於是大量從台灣調工程師過去,結果高通等企業就開始用至少2倍年薪挖台積電的員工。

 

其二,美國供應鏈不齊備。

 

我們可先看看深圳的產業情狀。本來深圳的人工貴,租金也貴。但商家還是在深圳開廠,這是因爲深圳形成了電子產業的聚群效應,幾乎絕大部分的配套元器件都能在深圳和周邊找到,故綜合成本較小丶綜合效益較大。

 

同樣地,東亞中日韓就是全球的芯片產業的核心聚集地區,EDA軟件、芯片設計、生產設備、半導體材料、芯片代工、封測這六大環節中五個環節集中在亞太,配套產業全部都在這裡。現在台積電把研發中心搬到美國,與上面各環節脫鈎,工作效率大打折扣,所有的配套設施與相關檢測,要從美國拿回東亞來完成。

 

其三,美國蓋工業園區成本高,效率低。馬斯克在上海開超級工廠僅僅用了9個月,而在德國的工廠搞了4年才勉強完成。在美國更難。

 

其四,美國的補貼少。

 

為了重振美國的芯片產業,拜登在前年公佈了2.3萬億美元的基建投資計劃,其中有500億美元是給予芯片產業的。而台積電能拿到的只有35億美元!而最近美國新的規定,任何企業申請的政府補貼金額超過1.5億美元時,就須與政府分享其中一部分利潤。因此,補貼作用小。

 

筆者認為,拜登也知道台積電的困境,所謂的製造業回流也不可能,他的真實目標就是不讓中國大陸得到台積電。然而從去年華為Mate60量產後,芯片話題在大陸都沒有那麼受關注了,因芯片問題對中國大陸來說已不是什麼大問題了。當台積電美國工廠開工的時候,中國大陸全供應鏈的5nm芯片早就應可量產了,拜登自己想多了。

 

 

葉啟賢工程師 梁叔明工程師 建築工程公司董事

香港建設專業聯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