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1日
涂康年建築師 建設管理副總監
過去的工作生涯,有幸曾從事不同的行業,雖然筆者的本業是建築師的訓練,但藉着這個身份,卻能首先由建築師事務所開始,到政府機構丶金融銀行業,最後進入創科界別的工作。
過程中,體會到很多利用創意而改變行業生態,甚至乎成為先驅的一份子.
先從微小的部份說起。商業連鎖店的招牌,一般都是平面的燈箱拉布發光招牌。然而,過去從事的機構,本身的branding,卻是一個金屬立體多層的結構,配以外掛的實心立體字。照明方面,可想言之,只是利用外掛的燈具作投射照明。然而,透過當時在北京的其中一個分店,我們嘗試改造整個平面招牌都是利用內置燈具發光,而產生的效果卻是出奇的搶眼。因此我們便有一個奇想,是否原本的多層金屬表面的實心招牌,也可以改造成為整個都是發光的呢?經過多番改做、嘗試,並解除燈具內置的支架陰影問題等等,連字體也改為半透明透光物料,最後當然是成功出台了。自此之後,整個銀行業店面的招牌,都跟着改成全部是整個發光的。
另一個例子,便是為後勤辦公室設置哺乳房,方便女同事。當時的上司便提出,需要設置感應,若使用者超過10分鐘沒有動靜的話,便會發出警報系統,通知保安員前往了解,這樣便防止了可能因產後而暈倒在內的同事的危險。而防止漏水方面,除了加入水帶感應之外,我們更多行一步,將感應器與供水系統連繫起來,當發現漏水的訊息,來水供應便會自行切斷,防止漏水產生大規模的破壞。
前台方面,當時亦有另一位主管,提出了可以使用視像設備在前台,以便在辦公時間後仍可提供正常的服務。這個設置最後亦獲得世界性的銀行業創意大獎。
這樣微小而後來看似老生常談的創意應用,多不勝數。
一般意見,所謂創意,其實是將一些現有的東西,重新組合,推陳出新,以便能夠回應變化萬千的新需求,又或者從根本上創造一個新的需求。
其實,在筆者的工作生涯中,創意應用是常態,並不需要驚天動地的大製作。每天在工地上,發生的問題層出不窮,小至承辦商錯失了應有的訂貨期,大則是在政府審批工程上,需要以靈活的手段追及建築期的完成工程日。凡此種種,都需要運用創意的機會去解決問題。因此筆者認為,能夠產生創意的土壤反而是更重要。以個人的經驗,認為有以下幾點可以與同業分享,以創造創意思維的氛圍去迎戰每天的挑戰。
首先是要保持客觀的樂觀(Realistic Optimism),因為進入了悲觀的情緒,或防衛性機制的啟動下,大腦是很難讓左右腦有效溝通而產生新的思維。
之後,創造並維持一個集合不同意見的團隊,而主事人需要營造一個心理上安全的氛圍(Psychologically safe atmosphere),同事才能暢所欲言,並提出一些大膽的假設。
接着,對於行業本身的技術要求也要有一定的掌握。盲目的創新,若然對自身工程的掌握度不高的話,一些大膽的假設最後可能淪為空談。
最後是範式轉移(Paadigm Shift)。其中的實戰例子,便是驗收結構強度,在爭分奪秒的組裝合成建築法安裝工程中,為了爭取早一點完成相關的強度測試,經過結構工程師與相關政府人員溝通後,由鎖定指定日期改為達到相關結構強度便可進行下一個工序。凡此種種,需要各方面放開固有成見, Think out of the box才可達致。
平常涉獵廣泛的行業資訊,並且能夠與同業多交流,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確對於以創新大膽的方法迎戰每天的挑戰大有幫助。
透過專業建設聯會這個平台,着實便能夠起到這樣的作用,讓不同專業領域的同業,在這平台上多作交流,能夠補足大家因個別專業而可能產生的盲點(Silo Effect)。寄望筆者的少少分享也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涂康年建築師 建設管理副總監
香港建設專業聯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