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康年建築師 建設管理副總監
過去有一段時間,教育界積極推廣左、右腦的運用,全腦學習的主題應運而生。大意是左腦是負責邏輯思維,而右腦是負責相對抽象,包括美感、音樂、和空間等等的思維。
作為一名建築界的建築師,並且是負責推進工程項目的一員,着實也需要全腦的應用。在建築訓練,要基本掌握了空間及設計上的種種要求,並從而向施工團隊發出指令,逐步逐步的將構想中的設計成為現實成品.
然而,建造業始終也是一個地球上最傳統的行業,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參與,當中便要涉及有效的溝通,組織管理,物流管理,以及有效的訊息傳遞等等。
在推進工程上,作為工程運作的大腦,項目經理需要掌握項目進度及時間上、工程費用上的控制,便是當中的關鍵所在。雖然現今的AI,及電腦科技日新月異,而因為人的限制,雖然不能、亦未必需要把成千上萬的工程步驟牢記在腦海裏,但是能夠在腦海內,建構起幾個重要的時間節點,琅琅上口,隨時能夠運籌帷幄,仍是需要的。
因此,好像船長駕駛一艘巨輪,或是飛機師駕駛航機一樣,需要看着一套儀表板以作指揮。相等於船長或飛機師的儀表板,工程界亦需要有一套系統化的Dash Board。而最有效的儀表板,其實往往是能夠圖像化地表達,將複雜難明的數據,能夠深入淺出地用圖像去展現出來。目的是讓決策者,能夠有一種感知,能夠掌握到大勢,在有需要的時候再作深入的分析。這種Gut Feeling便很重要,也是憑經驗去審時度勢,以便斷定工程是否延誤,及早掌握在節點上加力,以防止更大的延誤。
因此,掌握數據是左腦的工作,而審時度勢,利用圖像化去分析便是右腦的強項。要結合兩者才能科學化地掌握工程的脈搏,並做出適合的判斷。以往筆者共事的一位上司,經常說一句do the right thing at the right time。說起來容易,實際掌握卻是有點抽象的。
那麼如何掌握技術要點,並且在複雜而千絲萬縷的工程項目上,掌握到重要的數據並圖像化表達呢?
以筆者的經驗,有以下數點和同業分享:
1. 與法例有關,所有需要審批的時間表,而這個時間的終極獲取,是有一系列的先決條件才能達致,那麼用倒推方法,便可得出每一個送審批核點的時間窗口。
2. 所有需要在工程期間設計與建造的環節,首先由總承包商承包分判商的出現,到初步設計、施工圖紙、物料確定、物料和設計圖審批,生產等等,這一系列也會建構一個時間窗口(Window),以便了解什麼是Do the Right Thing at the Right Time 。
3. 恰當的權力分布,包括設計顧問在工地的前線管理職員,當中合理的權力分配,既不會讓前線員工自把自為,令到設計走樣,但亦要平衡適當的權力下放,以便前線職員能夠有足夠的自主性,即時地回應施工團隊提出的設計疑問,這便需要智慧去掌握及平衡。
工程項目管理的流程圖,既有巨細無遺,包括每一個工序的開始及完成日期,但也有圖像化的線條去表達。目的便是給管理者,能夠在收集了具體數據之後,能夠用圖像化的形式產生對事情的一種掌握。
另外,管理工程的儀表板的設計,需要收集關鍵量化的數據,(例如量化樓面釘板紮鐵及混凝土施工的體積),並且將數項影響進度的關鍵數據並排,(例如樓面、玻璃幕牆、機電設施等)按着時間推延而記錄累積的總量增加,當中包含各項建立進度的先決條件,並將預測的進度與實際進度對比,這樣便能看出究竟是那一個項目需要提速提量。由微觀到宏觀,每一層級看的儀表板所包含的內容也不一樣。
過去筆者就是看到一些情形,中層管理太多着眼於一些細節而忽略了大局,結果小項目的問題的確解決了,但卻有更重要對大局影響的問題懸而未決。總括而言,收集數據是基礎,圖像分析是呈現大局的工具,兩者相傅相成,以便讓領航員能夠作出直覺判斷,及早去就對大局影響的小項目作出調整,這是做決策不可或缺的方法。
涂康年建築師 建設管理副總監
香港建設專業聯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