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7日

吳運祥醫生 馬志明香港中大醫學院學生

去年,德國政府發佈的首份對中國大陸之國家戰略,將中國定義爲合作夥伴、競爭者和制度性對手。當時,德國聯邦經濟部長Robert Habeck要求強化針對外國的投資審查程序,以推動旨在提升經濟安全的投資立法。出於對中國可能的供應鏈安全擔憂,此舉不但恰逢德國政府敦促企業減少對中國的經濟依賴之際,也凸顯其推動「去風險」之戰略。而有鑑於德中貿易關係,德國正被美國視爲戰略安全的薄弱環節。德國一些政客於是呼籲,在維持與中國價值數千億美元的經濟關係的同時,大幅減少對中國商品的依賴。

筆者見到,主導該戰略的德國外交部長Annalena Baerbock表示,德國”不主張和中國脫鉤,但要求降低風險。這體現在降低對中國依賴的同時,增強歐盟的經濟。”

盡管歐盟出於安全考慮也加強了對德國公司這些投資的審查,德國公司依然熱衷於在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大陸~進行擴張。德國公司對中國的直接投資去年創下紀錄新高~達到近120億歐元。德國經濟研究所German Economic Institute基於德國央行數據的報告顯示,對中國大陸之投資在德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額中的比重2023年升至10.3%,為2014年以來最高。報告發現,投資資金來自德資控制的中國大陸和香港企業的留存利潤。根據另一份報告,美國的榮鼎咨詢稱,德國央行的數據顯示,為了降低成本,德國企業正越來越多地把其在中國產生的利潤用於在中國進行再投資。

筆者認為,德國政客雖然呼籲德國大企業降低其對中國的依賴度,揉取更有力的政策來應對對外投資相關風險。另外,出於對軍用技術轉讓的擔憂,歐盟也采取了行動,加強對外國直接投資的監管,招致了北京方面的批評。而最新的投資數據顯示,沒有出現走向中國以外地區的多元化分散趨勢,投資的增長主要是由規模較大的公司推動的。

筆者認為,規模較大的德國公司,仍把中國視為正在增長的龐大市場,擁有龐大的客戶群。另外,德國公司往往計劃把更多業務活動放在中國,以對沖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加劇帶來的風險。

另外,大中華區德國商會上個月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73%的在華大公司計劃在未來兩年增加投資,而小公司的這一比例只有50%。

筆者認為,德國企雖面臨著兩難境地,政府呼籲德國企業減少對華投資,並大幅削減了對華投資擔保;另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的初步數據,2023年中國連續第八年成為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因爲中國市場對德國經濟的意義依然是獨一無二的,是世界大企業盈利的主要來源。這個客觀事實,是那些反華政客改變不了的。因此,德國企業在中國投資額仍創新高。

吳運祥醫生 馬志明香港中大醫學院學生

香港建設專業聯會理事